以收集、鉴赏和研究邮票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文化活动。“集邮”一词最早于1865年出现于法文,即“philatelie”,意思是爱好邮票,是由法国人海尔宾(M.G.Herpin)根据希腊文“philos”(爱好)和“atelein”(免资凭证)组成的。英语国家在此之前使用“stamp collecting”(邮票收集),至今仍与“philately”一词并用。集邮是随着邮票的诞生而出现的事物。1840年5月6日,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在英国正式发行。在5月1日出售的当天,英国不列颠博物馆的J.E.格雷博士就购买了邮票作为纪念品保存。1862年,他又编写了英国的邮票目录。因此,被称之为世界上第一个集邮者。1841年,英国一位妇女曾在《泰晤士报》上刊登广告,征集邮票来装饰梳妆室。19世纪50年代后,随着发行邮票国家和地区的增多,邮票开始被收藏爱好者重视,成为竞相收集的收藏品。1852年,比利时集邮爱好者温地美伦首次举办了个人集邮展览。1861年,法国出版了第一本称为《邮票》的邮票目录,收录邮票约500种。与此同时,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出现了大量的集邮爱好者,促进了国际性集邮活动的发展。1869年4月10日成立的伦敦集邮学会是世界上第一个集邮组织。1878年,在法国巴黎举行第一次国际集邮会议,有20多个国家的集邮者参加。1926年,国际集邮联合会在巴黎成立。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,集邮活动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。
中国的集邮活动大约开始于19世纪末叶。1878年中国大龙邮票的发行以及集邮活动在世界范围的发展,促使中国也出现了集邮爱好者。由外国人在华组织的邮票会也吸收了少数中国人参加。1922年,中国第一个集邮组织上海神州邮票研究会成立。1925年成立了中华邮票会。1926年1月,新光邮票会也在杭州成立。1934年,甲戌邮票会在郑州成立。在此前后,各地也相继成立了各类集邮组织。这些集邮组织的出现及所有版的邮刊,推动了中国集邮活动的开展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,集邮活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,广泛吸引着不同年龄、不同职业和不同文化层次的众多集邮爱好者。1982年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成立,使中国的集邮活动步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。
集邮收集、整理和研究的对象最初仅是邮票,现已扩展到与邮票和邮政有关的实寄封、首日封、邮资片封简、邮政日戳和集邮文献等。中国现已建立各级集邮组织,出版了大量的集邮书籍和报刊,举办了各类集邮展览,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集邮活动和集邮服务。
方寸轩主人
|